阅读历史 |

第31章 新艺城的隐患 (第1/2页)

加入书签

“你想找我拍电影?出剧本,还要给你做导演?”

左颂星放下茶杯,似笑非笑地看着黄百鸣:“黄先生,这我有就有点不明白了。你自己就是编剧,之前奋斗房里开会的时候也出过不少主意,干嘛不自己写个剧本,再从公司里找个导演来拍?何必舍近求远呢?”

此时的新艺城手下可是有徐克、吴宇森、杜琪峰多个知名的新浪潮导演,只是都还没有出名而已。

黄百鸣脸上闪过一丝尴尬,搓了搓手,欲言又止。他眼神飘忽,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。

“怎么?有什么不方便说的吗?”左颂星追问道。

黄百鸣深吸了一口气,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,这才缓缓开口,声音压得很低:“阿星,实不相瞒,公司最近……确实来了不少导演。”

“但是……”黄百鸣苦笑一声,“这些人,我都使唤不动啊!”

他顿了顿,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和愤懑:“你也知道,最近新艺城因为几部戏,尤其是《最佳拍档》,赚了不少钱。麦嘉和石天也一直在招兵买马,招来不少导演,也立了不少预算项目。可这些……都跟我没什么关系!”

左颂星听到这里,心中了然。他想起了新艺城那复杂的股权结构。

虽然名义上是“七人小组”,共同创作,但实际上,真正的股东只有三个:麦嘉、石天、黄百鸣。

而这三个人之间的关系,又十分微妙。

当初,金公主院线的老板雷觉坤看中了麦嘉的才华和海外留学的经历,想要跟他合作。于是,双方合伙成立了一家空壳公司,金公主占股51%,麦嘉占股49%。

随后,又以这家空壳公司为基础,成立了子公司,也就是现在的新艺城。

在这个子公司里,麦嘉的股份高达79%,石天占12%,而黄百鸣……只有可怜的9%!

这还算好的,其余四个人,曾智伟、施南生、徐克、泰迪罗宾,虽然也是新艺城的核心人员,但他们连股东都不算,只是纯粹的员工。

这样的股权分配,意味着什么?

同工不同酬!这无论在什么样的创业团队,这都是非常致命的。

在新艺城,麦嘉和石天是绝对的掌控者,甚至严格意义上来说,麦嘉就是唯一的话事人,而黄百鸣,虽然名义上是股东,但实际上,他的话语权非常有限。

不仅在决策方面没有发言权,更由于他内敛的性格,甚至在团队里的存在感都不如插科打诨的曾智伟高。

这也是左颂星一直不愿意接受麦嘉的“好意”,加入什么“第八人”的主要原因。

之前麦嘉多次当众表示,希望左颂星能加入他们,甚至每次在奋斗房开会的时候也都会带上他。

张艾嘉那个傻白甜,或许会被麦嘉画的大饼所迷惑,但他左颂星可不傻。

他清楚地知道,在新艺城,自己永远只能是一个外人,一个工具,甚至包括徐克、曾智伟,这些人离开新艺城也是迟早的事。

“所以……”左颂星看着黄百鸣,语气中带着几分了然,“你每次参与的项目,分到的钱都很少?”

黄百鸣的脸色变得更加难看,他低下头,沉默了片刻,才缓缓说道:“每次项目分钱,我都只能拿到很少一部分。麦嘉当然知道,所以每次都会额外给我一些……”

他抬起头,看着左颂星,眼神中充满了不甘和无奈:“可这些算什么?分红?奖金?都不算!在我看来,这就是……施舍。”

左颂星轻轻叹了口气,他能理解黄百鸣的心情。

一个有才华、有抱负的编剧,却在新艺城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回报,这换了谁,都会感到憋屈和不甘。

黄百鸣四下张望,确定周围没有人注意到他们,这才压低声音说道:“所以,阿星,我想自己拍一部电影,证明一下自己的能力!但是……我又担心自己在公司没什么话语权,所以才想……拉上你这个给公司赚了两千八百多万的大导演!有你出面,金公主应该会同意这个项目的。”

左颂星闻言,心中了然。

黄百鸣这是想借自己的势,来为自己争取更多的资源和话语权。

“明白了。”左颂星点了点头,问道,“那你有没有什么想拍的点子?”

黄百鸣立刻来了精神,他搓了搓手,兴奋地说道:“我啊,就想拍点轻松愉快的,最好成本能低一些。毕竟,你也知道,我可没办法从金公主那拿到大额的投资。”

“你有多少预算?”左颂星直接问道。

黄百鸣想了想,说道:“以我新艺城股东的身份,雷老板再怎么样不喜欢,也能批个一百万下来吧。不过……拍戏的话,应该还是不够。”

一百万拍一部小成本的电影只能说堪称勉强,何况拍完之后想要上映,还要给影院一笔保费,当时的影院,上映一部电影片方要先给影院一笔几十万的保费,如果票房很差,影院的亏损就从保费里面扣。

因此当时的影院几乎是不会亏本的买卖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