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十二章 看公主殿下的笑话?二圣失望? (第1/2页)

加入书签

弘文馆外。

大片金黄的梧桐树沙沙作响,叶片飞舞,犹如跳动的火焰。

“公主殿下……”

红袖恭敬行了一礼。

太平扬起雪白的脖颈,黑白分明的眸子看向杨易,唇角微勾。

“本宫只用了半个时辰,就将算学考试全部解决了……”

她傲然的抬起下巴,大红色百褶凤尾裙衬托之下,越发显得她肌肤晶莹玉润,整个人犹如鲜艳夺目的娇艳牡丹花,高贵优雅。

杨易看了一眼高昂着头颅,似乎是等待着夸奖的公主殿下,嘴角微微翘起。

“公主殿下果然是天资聪颖,看来这次夺魁没有什么问题。”

太平轻哼一声。

“对本宫来说,本就是手到擒来的事。”

说完,她在红袖的搀扶之下,上了马车。

杨易笑了笑,架着马车离去。

儒学类,律学,书学,算学,作为弘文馆考察的基本科目,要求不会多高。

太平本身就是极为聪慧,律学,书学,儒学,总体上而言只是文科,只要太平稍微用点心思,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练习,通过岁考是没问题的。

而唯一的理科,算学,已经被他用更简洁的数学概念教导了太平,想必拿到算学第一,也不是问题。

半个时辰后。

众多弘文馆的学子走出来。

作为英国公李勣的曾孙女,李静怡向来都是人群中的焦点,被众星捧月的那个,能够跟她媲美家世,容貌的人不多。

不少勋贵子弟向她献着殷勤,不过此时的李静怡却是没有什么心情享受这些男人的追捧。

她眉毛蹙起,看向旁边的姐妹们。

“太平公主早半个时辰,就交卷了?”

旁边一个女子点了点头。

“我刚刚问了学士们,的确如此,家里的侍婢在等侯的时候,也看到了那位公主殿下早早便出来了……”

李静怡眉头蹙紧,冷笑起来。

“她这是打算破罐子破摔了?”

旁边的众女面面相觑,一人调侃道。

“总不可能是全都做完了,所以才提前交卷吧?”

李静怡嗤笑。

“若是如此,也不会连续三年倒数第一了。”

“呵,过几日,咱们就可以见到这位公主殿下出丑了。”

其余等女纷纷露出笑意。

贵族女子之间的敌视,不需要什么生死仇怨,往往一个轻蔑的眼神,冷漠的忽视,就足以让她们互相恨之入骨。

何况,这些都是公主殿下擅长的领域。

所以即便是二圣的女儿,大唐帝国的明珠,也不受这些贵族千金的待见。

………………

翌日。

乾元殿。

“新罗最近不太安分,看来他们是忘了十一年前高句丽是怎么被我大唐将士灭国的,西突厥那边也是,莫非以为我大唐鞭长莫及,所以就敢阳奉阴违,在我大唐眼皮子底下搞小动作吗?”

一个面色略显苍白,身披明黄色圆领龙袍的中年男子,轻轻咳嗽了几声,语气虽然轻,但是却带着一股强烈的怒意。

此人正是大唐帝国的掌权者,皇帝李治。

旁边的武皇后轻轻拍了拍李治的后备,随即轻声道。

“陛下不必因此而动怒,我大唐兵强马壮,若是真的动起手来何惧他们?”

“这些人也只敢在大唐千里之外,阳奉阴违,待我大唐兵马一出,他们还不是得乖乖奉上城池尊我大唐?”

李治重重的咳嗽了几声,苍白的脸上浮现一抹不正常的红晕。

“小国寡民,寡廉鲜耻,一向来没什么道义可言,自高祖皇帝以来便是如此。”

“只要我大唐稍微对他们态度好一些,便自以为可以脱离我大唐的掌控,待到之后被我大唐打的丢城卸甲,又反过头来,向我大唐俯首称臣。”

“可惜若非我大唐九年前大非川之战败于吐蕃,国力受损,今日朕必然要出兵好好教训这些混账!”

武皇后凤眉蹙起,狭长的凤眸深邃冷冽。

“这些人只怕正是因为我大唐败于吐蕃之手,所以才生出了不该有的心思。现在他们是在试探我大唐啊……”

李治冷哼一声。

“朕迟早要腾出手来把这些阳奉阴违之徒,全部收拾了。”

他他情绪陡然有些激动,以至于咳嗽声更严重了。脸色越发的有些虚白。

旁边的武皇后连忙轻抚他的后背。

少倾。

李治冷静下来。

他勉强笑了笑。

“朕的身体这些年倒是越来越差了,还好有你帮忙替正处理政务,否则这一个人恐怕早就垮了。”

武皇后不动声色,微微一礼。

“为陛下分忧,则是臣妾份内之事……”

她不知道李治说这话是否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