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7章 改换门楣,各方反应(求订阅) (第2/4页)
又喜提一个「横死」或者「短命」的外号。
他现在就担心,以后要是考进士,万一运气不好,中个「探花」,似乎也不是很好听。
小徐探花?探花徐先生?
一听就特别不正经。
「算了,要是以后能顺利中一甲进士,吃点苦也无所谓。」
南直隶的解元,中进士是没什麽问题的,但能不能进一甲,那也是看运气。
因为能通过会试的责士,文章水平都不算差,而殿试主要就是运气了。
一般都是朝堂的大佬阅卷,然后商议,再挑出十份文章,交给天子来定最后的名次。
如果天子懒得管,往往就是首辅直接提供意见,照章办理。
所以殿试的排名,多多少少,还是要拼背景关系的。
另外,如果徐青不参加明年的恩科会试,他再要参加会试,就得大后年去了而徐青仍旧决定,明年的会试不参加。
参加会试,无非是做进士,还得呆在京城,那里比南直隶凶险许多,也不利于他发展势力。
留在地方,他还可以尝试讲学,进行教化,多做一些有利于得到「圣德」的事。
万一他最后真的短命,至少也算是为这方世界的人,做了一些贡献,能让人记住许久。
人,若是不能长生,能使人长久地记住自己,也是另一种意义的长生。
被所有人遗忘,才是真正的死亡。
徐青忙于应酬,且不断地思考身上的事情。
另一边,周氏和李公也十分忙碌。
目前有三件大事要做。
第一件事是改换门媚,第二件事是立解元牌坊,第三件事是找媒人向巡按老爷提亲。
自古以来双方成亲,都讲究门当户对。
竹门对竹门,朱门对朱门。
冯西风能以一个普通秀才的身份,娶到周家的嫡女,说实话,乃是当代颇为传奇的故事。
说是当世梁山伯也不为过。
只是相关的事,徐青没有问,也没有打听。
即使当年的事,有再多艰难,再多委屈,当冯西风考中二甲进士,成为巡按御史之后,也不会再被周家反覆提及了。
想要为亡妻扬眉吐气,大约也是冯西风急于事功的原因。
人生的未来,难免有意外,只能把握当下,只争朝夕。
对待女儿的婚事也是如此。
过来报喜的差役,来自巡按御史衙门,同样也带来了冯巡按的暗示,让他们这边快点准备提亲的事宜。
要迎接新娘,就得快点改换门媚。
这时候,再称「李宅」已经不合适。
门媚,又称「门眉」,乃是正门上方门框上部的横梁。
门的高低主要是从门档和台阶的数量来做文章。
两个门档对应七品至五品的官员,然后以此类推品级越高,门档也就越多。
此外,便是台阶,六七品的官员,门前台阶最高不能超过两级,以此类推,
品级越高,台阶的级数越多。
徐青现在是举人,哪怕是解元,因为没做官,所以改换门之后,也只能在门媚上的标识做文章。
总而言之,既要低调,又要看得出来很精致丶上档次。
十分考验工匠师傅的手艺。
除此之外,便是解元牌坊。
这是重中之重。
在南直隶省,因为贵为天下第一解元,所以解元牌坊,往往比一些进士牌坊都修得高端大气。
周氏哪怕身怀六甲,也亲力亲为,盯着这些事,还找人专门问了相关的讲究,生怕哪里出了问题,给人笑话。
另外,她已经和李公商量好,忙完这些事,便彻底从徐府搬出去。
不然的话,往后新主母进来,会感到别扭。
她也是女人,心里很清楚。自己又不是徐青正儿八经的嫡亲长辈,纵然青哥儿不这麽看,新媳妇却未必会这样想。
有人跟她说,这不是她们李家的门媚,没必要如此细致地盯着。
你做好了,未必得到将来新妇的感谢,若是差了,肯定会被挑刺的。
周氏何尝不知这个道理呢。
所以她一定要将这个事做得极为妥帖。
不能让人家新妇,挑徐家的理。
认为李家夫妇,没对徐青用心。
其实也是因为她心里有点愧疚,当时青哥儿大病刚醒来,她居然想让外人来顶老李的差事。
幸好老李硬气了一回,没在青哥儿心里落下芥蒂。
饶是如此,周氏眼见得徐青成就越大,给家里带来的好处越多,心里便越是有点不好受。
哪怕徐青待她比他大病前好了许多,拿她亲一样。
甚至正因为如此,周氏越是惭愧得厉害。
她做了这些事,心里便会好受许多。
时间回到乡试放榜那一天。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