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557章 620真香! (第2/3页)

加入书签

眼看病人状态不错,这名规培生放下心来,“长期吃退烧药也不好,对胃有刺激。”

“你这烧的也不高,不行用冰袋物理降温吧。”

“俺听你的。”大姐依从性很好。

得到通知的护士很快便给患者拿了一个用于物理降温的冰袋,后者麻利的接了过去。

大约1个小时后,刚进入睡眠的规培生再次被对讲机里面传来的声音吵醒。

“还是那个58床的大姐”夜班护士语气有点复杂,“她”

“她怎么了?!”规培生被吓了一跳,“快,给二线打电话!”

“别!”护士赶忙阻拦道,“她体温降下去了”

沉默了5秒钟后,值班的规培生有点不太高兴:“然后呢?”

体温都降下去了,你拿对讲机说个鸡毛,难不成?

他的确是长得有点小帅,个头也很高,平时说话也挺幽默的,莫非这个护士看上他了?

可能性很大!规培生越想越觉得有可能。

“她把冰袋给喝了。”护士接下来的话让他有点无语,“我也是没想到啊,都给她说了是物理降温”

一个没看住,患者把冰袋撕开冲水喝了。

护士来测量体温的时候,大姐还很高兴的对她说,这一杯冰水下肚,体温嗖的一下就下去了,效果老好了。

她现在老得劲了。

“跟我没关系啊,明天你主动把这个责任担起来。”规培生没好气的说道。

第二天早上

“没脑子的蠢货。”护士长指着夜班护士骂道,“多说两句能耽误你多长时间?啊?”

“之前她用过的,当时还告诉她缠个毛巾夹腋窝里面的”护士感觉有点委屈,“昨天不知道是烧迷糊了还是怎么着”

“写个200字检查!”护士长瞪了他一眼,“写完再下班!”

高风有点同情这个护士,但这的确是告知不到位造成的,护士长做的没毛病。好在这是比较小的差错,病人也并没有出现不适的症状。

黄惠丽,女,58岁,以“发热半年”为主诉入住省医血液内科,后转科至全科医学科。

患者半年前开始出现发热,最高体温40c,开始以为是感冒了,于是在当地的诊所吃了点药物,未见缓解。

于是到镇医院输了几天液,发热仍没有控制住,每天都要烧几次。

家人感觉不对劲,便送她去了当地县医院,在这里,黄惠丽住院治疗了20多天。

“中间有段时间不烧了,但是回到家没两天,这个体温又上来了。”家属都快愁坏了,“专家们,你们可得好好给我们看看啊。”

患者在当地县医院检查的时候,发现总胆红素、直接胆红素、间接胆红素均偏高,血常规提示:红细胞数目减少。

做了骨髓穿刺,涂片中有核红细胞比例明显增多,可见病态造血,可见环形铁幼粒细胞,诊断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。

这也是她最开始入住省医血液内科的原因。

但根据华国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制订的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国诊断与治疗指南》,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诊断必须符合一系或多系持续性减少(≥6个月)和排除所有其他造血组织或非造血组织疾病两个条件,

此外还需要结合一些辅助条件来诊断,比如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细胞表型、基因点突变分析、祖细胞集落形成检测等。

县医院并没有做这些检查,原因很简单,他们没有这个条件。

省医血液科重新对患者做了骨髓穿刺,同时还做了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细胞表型,结果提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可能性较小。

血液内科的患者大多抵抗力较差,放一个发热原因不明的患者在这里,大家都不太放心。

于是他们就把感染科的医生给叫过去了,患者长期发热,不行转给你们得了。

感染科医生表示没床,“不行转全科吧,我们去会诊得了。”

高风翻了一下这个大姐的检查结果,查的非常细致。感染科的医生建议排除疟疾、利什曼原虫、登革病毒、伤寒杆菌、布鲁氏菌、钩端螺旋体、巴贝虫。

一些常见的导致发热的感染源也没放过,如柯萨奇病毒、eb病毒、巨细胞病毒、疱疹病毒、登革病毒,嗜肺病毒,呼吸道合胞病毒、鼻病毒、结核等。

但结果让人非常失望,全是阴性的。

血培养抽了4次,也没有培养出来任何细菌,诊断陷入了僵局。

高风也感觉非常奇怪,按道理来讲,假如是感染性疾病的话,这么久的治疗应该是能见到效果的。

患者用过美罗培南、左氧氟沙星、万古霉素、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等抗生素,甚至还用过一段时间的青蒿素,这是针对疟疾的药物。

但这些经验性的用药完全不起任何作用,黄惠丽还是天天发烧。

由于烧的时间太长,她的机体对发热的耐受程度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