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84章 八十亿对赌,入股美的! (第2/5页)
现实。
2000亩产业园,三四年交付都算快了。
而且星逸智家刚起步,前期订单有限,也用不了那么多工厂。
接下来三年,星逸智家陆续发展,工厂陆续交付,也算是恰到好处。
“王董,毕竟是60亿的大项目,作为约束条件,星逸智家产业园要在全面交付后的四年内,也就是2016年到2019年,实现60亿的企业纳税额!”
聂主任笑着开口:“若是达不到,差多少额度,星逸智家得补上。”
岛城也不会干赔本的买卖。
60亿投资,四年回本,后面星逸智家依旧每年15亿多的纳税,妥妥地一本万利,白捡了。
这也是地方政府愿意几十亿投资,大手笔招商的初衷。
为了政绩,为了经济,为了就业,也为了税收。
对此,王逸没有任何意见。
理所当然。
只是四年60亿的纳税额度,一年就是15亿的税收。
注意,不是总的纳税额度15亿,而是企业所得税15亿。
实际上,纳税额度=企业所得税 增值税。
企业所得税不到营收的两个点,而增值税为营收的13个点。
严格来说,增值税是消费者向国家交的税,企业只是中间人,不能算企业税收,交给国家,地方政府也拿不到。
剩下不到2的所得税,才是企业所得税,才是地方政府拿得到的。
王逸记得前世一个笑话:
2023年华为营收7000亿左右,纳税1000亿左右,纳税比率14左右。
小米2023年营收2700亿左右,纳税仅为45亿左右,纳税比率167左右。
华为的营收是小米的259倍,纳税额度是小米的22倍,纳税比率是小米的八倍多!
这一言论,全网弥漫,很多人都信以为真。
实际上,不过是忽悠人的春秋笔法。
究其原因,华为的一千亿纳税,是加上消费者900亿的增值税,总共1000亿。
而小米作为上市公司,财报上的纳税额度只是企业所得税,不算350亿的增值税。
毕竟严格来说,增值税是消费者交给国家的,当然不能算企业所得税。
若是都加上,或者都不加,双方的纳税率都差不多,不存在八倍差距。
都不加增值税,华为2023年营收7000亿左右,所得税100亿左右。
小米营收2700亿左右,所得税45亿左右。
这样算下来,两者的所得税率都在14-15之间,都是一个水平。
一套税务系统,不会有八九倍的税率差距,想想都不可能。
虽然王逸不喜欢雷布斯的作风,但更讨厌那些拿着大众当傻子忽悠的言论。
只是有些企业觉得不到两个点的纳税没有分量,才会把消费者13个点的增值税都算到自己头上。
这是完全错误的。
同样,岛城要星逸智家一年15亿的纳税,也只是企业所得税,不能算消费者交的增值税。
这样算下来,星逸智家的年营收要达到1000亿,才能实现15亿的企业所得税,125亿的增值税。
年营收1000亿什么概念?
一个格力!
格力从2012年到2016年,营收都在千亿左右。
2017年后才开始暴涨,涨到1400亿,1700亿,1800亿。
后续一直在1700亿和2000亿之间波动。
反倒是前世的小米,2015年只有600多亿,2016年1100亿,2018年1700多亿,随后2000亿,2400亿,2800亿,3200亿,2700亿……
后续在2700亿-3200亿波动。
其中,不算小米手机、平板、笔记本等产品,单是米家智能家居iot的营收,都超过600亿。
同样,2016年,星逸智家做大做强,年营收千亿,有希望,但也有压力。
保险起见,王逸开口道:“理论上没问题,不过既然都是岛城的业务,把星逸电视也算上,一起结算吧。”
聂主任点点头:“没问题。那就是星逸智家 星逸电视,四年纳税总额达到80亿!”
“可以。”王逸应了下来。
原本星逸电视产业园和星逸智家产业园分开计算。
星逸智家投资60亿,四年对赌,一年纳税15亿。
星逸电视投资20亿,四年对赌,一年纳税5亿。
原本15 5亿,现在一年20亿,看似总额没差别,但计算方式却差距很大。
最简单的,星逸电视营收高,很容易实现一年5亿的所得税,而星逸智家不好说。
如今合在一起计算,那就更稳妥了。
加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