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四千三百四十七章 最后挣扎 (第1/2页)

加入书签

从未有过的动乱,让皞奇子爵领乱做一团。</br> 反叛者的规模越来越大,凶悍程度足以让人震惊,他们行事果决而狠辣,敢不服从者直接灭杀。</br> 短短的时间里,不知道有多少渊族子民,成为了反叛者的刀下亡魂。</br> 像这样的事情,过去从来不曾有过,简直就是骇人听闻。</br> 身为渊族子民,无比高贵的存在,何曾受过这样的苦难。</br> 他们心头充满愤慨,高声哭嚎咒骂,却根本不能解决任何问题。</br> 反叛者的心肠,就如同铁石一般,杀戮起同胞时毫不手软。</br> 这是一帮真正的疯子,完全不理会渊族规则,是真的想要自绝于整个种族。</br> 很多惊恐绝望的渊族,确认已经无力回天,便毫不犹豫的选择了逃离居住区。</br> 逃跑还有一线生机,留下来肯定必死无疑,如何选择自不必说。</br> 有渊族逃到外围区域,想要拉拢一群附庸种族,让他们跟随着一起逃离,或者在混乱中保全自身。</br> 对于附庸种族来说,每一名渊族都是高高在上的存在,就算是种族当中的王者,也必须要对一名普通的渊族顶礼膜拜。</br> 生活在领地的附庸种族,都是种族当中的精英,他们有着足够的才能,同样也有着足够的忠心。</br> 包括他们的后代,同样也是如此,忠心耿耿的充当渊族的奴仆。</br> 他们作为中层管理者,接受来自渊族主人的命令,然后再将命令有效执行。</br> 在领地之外有很多地方,都是渊族的殖民地,那里生活着他们的同族,以及被奴役的土著生命。</br> 通过这种统治方式,渊族掌控着庞大的产业,奴役控制着很多的星球。</br> 按说这种模式下,只要渊族振臂一呼,附庸种族肯定积极回应。</br> 可是实际的情况,却跟想象中完全不同。</br> 反叛者的触手,并不仅限于渊族居住区,领地外围也早就被对方控制。</br> 到处都是武装者,控制着各个重要区域,战斗痕迹随处可见,战死者的尸体却无人收敛。</br> 整个领地外围,弥漫着压抑的气息。</br> 仓皇逃离的渊族,甚至成为抓捕的目标,只要敢于公开露面,就会立刻受到反叛者爪牙的擒拿。</br> 迫于无奈之下,他们只能隐藏起来,偷偷联系忠诚的下属。</br> 虽然有动乱发生,但是附庸种族仍旧保持忠诚,面对来自渊族上司的求援,都会毫不犹豫的提供帮助。</br> 他们愿意承担风险,只是因为足够忠诚,同样也是维护自身的利益。</br> 一旦主上出事,必然会影响自身利益,更别说反叛者只能嚣张一时,领地迟早会重回正轨。</br> 到了那个时候,身为护主的功臣,必然会得到丰厚的回报。</br> 类似这样的事情,在领地外围数不胜数,逃离渊族依靠下属的庇护,躲避着来自于反叛者的抓捕。</br> 战斗不时爆发,彼此之间互有伤亡,原本繁华一片的领地,如今已经变成了惨烈的战场。</br> 唯有一点让人无法理解,明知道反叛者前途暗淡,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家伙跟随?</br> 难道他们不清楚,祖地的惩罚一旦降临,必定会落得灰飞烟灭的下场。</br> 他们显然并不清楚,无论反叛者还是附庸种族,其实他们的反叛都并非出自本意。</br> 毕竟谁都能够看出,反叛者确实前途无亮,谁又会傻傻的跟随寻死。</br> 想要驱使他们,对自己的同族发起进攻,必须要使用一些特殊的手段。</br> 目前却是无人知道,他们早就已经成为了傀儡,否则所有的疑惑必然都会得到解答。</br> 平叛大军到来之前,皞奇子爵领彻底陷入了混乱,再也无法维持正常的运转。</br> 还有一些渊族,确认领地已经无法继续停留,便果断的选择了逃离此地。</br> 可是离开之后才发现,外面的星空已经被封锁,不管逃往哪个方向都会被拦截。</br> 若是不听从指挥,强行突破拦截,就会遭到毫不留情的攻击。</br> 一朵朵炸开的火焰,代表着逃离者的死亡,碎裂的残骸在冰冷的星空中飘荡。</br> 偶尔会有神秘的身影出现,找到死亡渊族的残骸,然后在封存于特殊的容器当中。</br> 相比那些昂贵的飞船,似乎渊族的遗骸更加贵重。</br> 还有一道道身影,在领地之外不断的进行布置,没人知道他们在做些什么。</br> 直到某一刻,混乱的景象平息。</br> 这并不代表着劫难过去,而是意味着反叛者获得了胜利,整个领地都已经落入了他们的掌控。</br> 就像过去一样,反叛者拥有最高权限,指挥领导着附庸种族。</br> 不服从的渊族,还有敢于对抗的附庸种族,全部遭到了无情的镇压。</br> 沉默的尸体会说话,告诉那些不甘心的家伙,死亡随时都有可能降临。</br> 反叛者清除了反对的声音,紧接着就开始进行部署,试图利用现有的一切来对抗无光军团。</br> 直到现在为止,反叛者依旧没有得到领主权限。</br> 对于依旧躲藏的渊族,还有心怀不甘的附庸种族来说,这或许就是最大的安慰。</br> 这种状态下的领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