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三千二百六十八章 悟道广场 (第1/2页)

加入书签

双方约定的地点,距离总部并不是很远。</br> 相比其他的位面世界,古澜神界的修士颇受局限,没有足够大的空间让他们纵横畅游。</br> 同样是这个原因,才导致的神灵与普通修士共处一界,彼此之间进行交易。</br> 若是换上其他位面世界,神灵能够建造神国,必然不会与这些普通修士有过多关联。</br> 只能说世界不同,情况也会变得不一样。</br> 放在其他的世界,神灵高高在上,修士终其一生都未必能够有机会得见神迹。</br> 心头的仰慕和敬畏,自然无需多言。</br> 但是在古澜神界,只要足拥有足够的天赋并且努力修行,其实都有机会成为神灵。</br> 不过有机会和梦想成真,中间还有着极大的距离,真正成神的修士永远只是极少数。</br> 可即便是如此,依旧减轻了神灵的自身神秘感,清楚的知晓神灵也是从普通修士蜕变而成。</br> 在唐震看来,这样的环境其实更好,神灵与普通修士之间的交流,能够加快修行界整体的实力提升。</br> 修士有了奋斗的目标,神灵也能通过交易的方式,对普通修士提供帮助。</br> 再加上古澜神界环境特殊,属于孕育神灵的温床,绝对是修士求之不得的圣地。</br> 如果想要潜心发展,稳步提升自身的实力,古澜神界绝对是首选的好地方。</br> 没过多长时间,唐震便抵达见面的地点。</br> 在寸土寸金的古澜神界,几乎每寸土地都被利用起来,用来搭建炼化法阵。</br> 但是天渊神庭有一大片区域,却罕见的没有搭建炼化法阵,而是专供修士们悟道修行。</br> 在这座广场上面,树立着几百块巨型石碑,每块石碑上面都有一道神纹。</br> 每一道神纹,代表着一名神灵,属于神灵的特有标记。</br> 在这些神纹石碑上面,镌刻着规则道纹,可以帮助修士们感悟规则之力。</br> 修士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,挑选适合自己的道路,然后进行学习模仿。</br> 可以说这座悟道广场,就是高阶修士的顶级学堂,学到亲传弟子也未必能够学到的核心神技。</br> 如此的胸襟气魄,足以让人感叹。</br> 据说这座悟道广场,就是天渊神王下令建造,距今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。</br> 天渊神庭的大小神将,几乎都曾经在悟道广场上面修炼,并且在成神之后留下属于自己的规则道纹。</br> 成人达己,代代传承,这就是悟道广场的规则。</br> 每一名天渊神庭的修士,都以能够在悟道广场立碑,刻下神纹传道为荣。</br> 唐震抵达广场之后,就见数千名修士,正在广场上修炼悟道。</br> 相比的巨大的广场,数千名修士似乎微不足道。</br> 可若是再看这些修士的修为,就会震撼于天渊神庭的实力,因为这些修士几乎都是伪神级别。</br> 这就是底蕴的提现,如果机缘到来,随时可以化身成为神灵。</br> 唐震按照约定,来到一座大道之碑前方,那里站着一名身穿白袍的修士。</br> 对方正在观看神纹,似乎沉浸其中。</br> 唐震看了一眼神纹,发现记录者不是别人,正是天渊神庭的掌控者天渊神王早年留下的规则道纹。</br> 在观看神纹的时候,唐震确实感到了一丝震撼。</br> 这道规则神文,明显是天渊神王随意留下,却依旧给人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。</br> 如果能够深入感悟,对于感悟规则成就神灵,必然有着极大的帮助。</br> 根据唐震的观察,天渊神王似乎更加推崇自我修炼成神,而不是通过吸收炼化神格晋升。</br> 通过规则道纹,就能够清晰感知。</br> 这样的道路更艰难,却也是绝大修士的选择,只因他们都没有机会得到神格。</br> 最终能够成功者,却当真寥寥无几。</br> 这样的修行方式,或许与天渊神王的经历有关,因为他本身就是自行凝聚神格的强者。</br> “你觉得天渊神王的道路,是否适合古澜神界的修士?”</br> 身穿白衣的修士,突然开口问道,询问的对象自然就是唐震。</br> 听到白衣修士的问题,唐震想了想之后,轻轻的摇了摇头。</br> 悟道广场上的修士,经常因为理念的不同而发生辩论,有时候甚至能够长达数年之久。</br> 这样的辩论并不受限,毕竟这也是提升的方式,正所谓理不辩不清,越是辩论就越能看清自己的道路。</br> 白衣修士将唐震当成伪神,随口提出问题,本来就是非常正常的事情。</br> 看到唐震摇头,白衣修士露出感兴趣的表情,然后做出了请教的手势。</br> 唐震略微沉吟,然后缓声说道:“古澜神界环境特殊,因为混沌之海的存在,完全可以称作神灵的温床。</br> 在这里修炼成神,成功率是其他位面的数倍有余,是求之不得的成神圣地。</br> 通过自身凝聚神格,确实拥有的更强的战斗力,而且拥有着更高的成长空间。</br> 只是适合天渊神王的道路,却未必适合所有修士,因为修士的资质本就各不相同。</br> 就算古澜神界的环境得天独厚,可是想要通过自身努力凝聚神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