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39章 未来可期 (第1/2页)
酒厂过称可就没有这么复杂了,人家翠翠可不是个差钱的主儿,车间门口就是地秤,拖拉机拉着葡萄进去过一下,出来把空车份量秤一下扣除就行了。
一天忙碌下来,两边的数量基本差不多,大家一个个都是兴高采烈的。
而且,这时候摘葡萄还有一个好处,那就是葡萄都是硬的,不用担心葡萄会被压坏。
而且酒厂收葡萄都必须要那种整串的葡萄,不能破皮。破皮会让果肉氧化。葡萄也是不能洗的,因为葡萄皮上面的那层白霜是葡萄酒香味的一种来源。
所以酿酒的葡萄对于种植地区环境的要求很严。既不能用农药,又要避免病虫害。这在绝大部分地区那是难以想象的事情。
国内的红酒之所以一直比不上国外的那些品牌,其实就是这个原因所致,至于酿酒工艺,其实区别不大的,主要过程基本都是发酵和橡木桶的储存。
酿制红酒的时候,葡萄皮和葡萄肉是同时压榨的,红酒中所含的红色色素,就是在压榨葡萄皮的时候释放出的。就因为这样,所有红酒的色泽才是红的。
第一步就是把葡萄果粒从梳子状的枝梗上取下来。因枝梗含有特别多的单宁酸,在酒液中有一股令人不快的味道。
经过榨汁后,就可得到酿酒的原料——葡萄汁。优质的葡萄汁是酿制优秀葡萄酒的前提,葡萄酒是葡萄汁通过发酵作用而得的产物。
经过发酵,葡萄中所含的糖份会逐渐转成酒精和二氧化碳。因此,在发酵过程中,糖分越来越少,而酒精度则越来越高。通过缓慢的发酵过程,可酿出口味芳香细致的红葡萄酒。
要想保持葡萄酒的果味和鲜度,就必须在发酵过程后立刻添加二氧化硫处理。
二氧化硫可以阻止由空气中的氧与葡萄酒接触所引起的氧化作用。
新酒在发酵后大约3周左右,必须进行第一次沉淀与换桶。第二次沉淀要4至6周。沉淀的次数和时间上的顺序,完全就是所要达到的口味。
七分原料三分工艺,好葡萄酒是种出来的。品种特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葡萄酒的风味、香气、典型性等。尤其对于单品种酒。
冰葡萄原本属于白葡萄,只不过上冻后表皮会变成紫色,但这种颜色并不会掉色,所以冰酒酿出来会是那种晶莹剔透的颜色。
还有一道工序非常重要,那就是破碎果肉的时候设备必须动作要轻柔,不能把枝梗和葡萄籽压碎。
枝梗的丹宁和葡萄籽中的油脂对葡萄酒口感的影响很大。
施耐德是一个工作起来非常负责的人,有时候他的要求近乎于苛刻。
因为酒厂的员工大部分都是从八团招募的,不像军垦城的工人那样对于工序有着各种严格的制度,所以干活时候常常会忽略很多东西。
这个只要被发现,处罚是非常严重的。经过几次处理后,有几个被开除,有几个自己辞职,剩下的工人这才重视起来。
本来王淑琴还打算继续在这里住下去,但是却被翠翠给赶走了。
“姐,你是个做大事的人,这些琐碎的事情,我们来就行了。你放心,这酒的酿造和销售你就不用管了,这些我们能搞定,记得明年让他们加大种植规模就好了,不然酒厂吃不饱。”
王淑琴抱了一下翠翠就走了,心中充满了感动。虽然葡萄种植成功了,但是她明白,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这个酿酒厂,不然葡萄卖给谁去?
掏出手机给叶雨泽打了个电话:“雨泽,谢谢你!”
叶雨泽笑了起来:“傻丫头,我这个军垦人比你还根红苗正呢,跟我矫情个啥?你是最胖的,加油!”
王淑琴翻了个白眼,但是想想这是打电话,人家看不见,也就笑了起来。
王淑琴回兵团总部了,蛰伏一年多,然后下基层几个月。让八团这个国家级贫困团场一跃成为兵团收入最高的团,这份政绩已经无需她去表达什么了?
王淑琴的这次事迹被作为典范,在各个媒体上刊登,让她成为了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。
王淑琴的目标可不仅仅只是这一个团,毕竟位置摆在那里,一个全盘的规划早已经在心里成型。
兵团的性质决定了属性,根本还是对于农牧业的开发。毕竟军垦城的模式是无法复制的。
王淑琴详细了解了全兵团每个团场的土地和气候特征后,因地制宜,对于那些不适合种植粮食的地区改种经济作物。
比如棉花,甜菜,果树等等。这份方案得到了兵团领导的大力支持,并且决定,以王淑琴为主导,总部派出一些工作组,深入基层,开始实施王淑琴这个规划。就凭着这亮眼的政绩,她的前途已经不可限量了。
虽然她已经四十多岁,但是在体制内,她这个级别的干部,还是很年轻的,未来可期。
进入两千年之后,网络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。3g网络刚刚兴起,各个运营商纷纷投入重金开始了4g网络的研发。
只要稍微有点超前意识的意识的企业家,都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