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83.秦时风韵(110)二更 (第1/10页)
秦时风韵(110)
楚国。
楚王予项燕五万兵马, 一再叮嘱:“必不能折损。”
项燕:“……”五国联纵,若无十万兵马,如何与他国联盟?
他不得不找屈景昭三家, 三家每家愿出一万人马,多的便不再有了。
可这也才八万。
实在无奈,他于项地招募两万乡勇子弟,这才有了十万楚军为盟。
成军之后, 项燕便将其整编, 打散。每一伙中皆有乡勇子弟二人,皆有屈景昭三家各一人。如此,谁也休想辖制于他。
楚国三姓愿意资之以粮草,送他出国为战。
魏国出兵十万, 一出魏国, 魏无忌便以议事为由,将魏王所派副将诓骗之中帐,又以军务机密为由,清退闲杂人等。而后命埋伏好的力士, 将其拿住,杀之。
此次, 必死战!此方能救魏国。
魏王以个人恩怨好恶凌驾国家安危之上, 甚蠢!
我魏无忌便是犯君王忌讳,亦不能以军国大事为耍!
桐桐看了密报,将其传回咸阳。
此确实意外, 未曾想到:项燕若此!魏无忌若此!
为救国可将君王之令抛之脑后, 竟是全然不顾自身之安危!可敬!亦可佩!
而燕国出兵十万,太子姬丹领兵。十万兵力在意料之中,姬丹领兵, 的确意外。
至于赵国,赵国为首,出兵二十万,庞煖领兵。
倒是齐国,最出人意料。
齐国在最东边,与秦国隔着燕国,两国相隔甚远。列国数次联纵伐秦,齐国甚少参与。
为何?便是赢了秦,其他诸国可分城池,齐国之利在何处?不接壤,无以获利。
尤其是近几十年来,更是如此。
四十多年以前,嬴稷在位时,秦齐两国争霸。当时齐国的国君为齐湣王,齐湣王的父亲是齐宣王,这父子俩就是那个‘滥竽充数’故事的齐国君王。
齐宣王喜欢合奏,齐湣王喜欢独奏,以至于南郭先生混不下去了,偷偷逃跑。
与嬴稷争霸的就是这位齐湣王,此人在位时四处征战。曾攻破函谷关,逼的嬴稷差点割地自救。但最终因孟尝君坚持议和,这才罢了。
而后,嬴稷自称‘西帝’,但得尊齐湣王为‘东帝’。本来两国意欲合力瓜分赵国,后因为苏秦游说,齐湣王背弃两国盟约,与其他诸国一起合纵攻秦。
此人在位期间,与楚国之间有垂沙之战,割楚国淮北;朝西入侵三晋之地,而后便打算兼并周王室。
导致其结果是,五国联纵,攻破齐国,齐国丢失七十二城,齐湣王逃到莒城,最终还是被楚国将领给杀了。
此人在齐国民心尽失,不论是官员还是宗室,都不曾拥护。
他死之后,他的儿子田法章为躲避灾祸,改名换姓去太史敫家里做了奴仆。彼时,太史敫家的女儿,觉得这个人非一般人,处处照顾于他,且与他相爱,无媒苟合。
而莒城逃出来的百姓和官员,想拥戴田法章为君王。虽齐国大半领土已失,但齐人只要拥立国君,便还有国。
在这种境况之下,田法章便被拥立为王,是为齐襄王。而太史敫的女儿便为王后,史称君王后。
之后齐国将领田单攻破燕军,收复齐国丢失领土。而后迎齐襄王回都城临淄。
等齐襄王薨逝,他的儿子田建即位。君王后辅佐朝政,与秦国友好,交往谨慎,不参与诸国之争,使得齐国有几十年太平日子。
但君王后死后,君王后的族弟后胜为相国,执政齐国。
后胜贪财,这些年不知道吞进去秦国多少贿赂。
此次,赵国成倍贿赂于后胜,后胜这才答应出兵。
桐桐本以为齐国从众,不曾想到,是齐国丞相收赵国大笔财货。
于是,齐国出兵十万,后胜亲自领兵前来会盟。
如此一算,五国联纵盟军,已然六十万之众!
桐桐倒吸一口凉气,秦军也只有七十万。吕不韦、李斯笃定的是五国联盟必各有思量,不能齐心协力。
可项燕与魏无忌,有殊死一战之心。
姬丹深知,此乃燕国唯一可救之契机,因而,必浴血而战。
更遑论赵国,生死在一线,焉能不尽全力。
只余齐国,若是安排得当,它不进也由不得它。
所以说,战局乃瞬时万变之局,谁亦无完全胜算之把握。
而今这六十万挺进,会如何?
若是只冲函谷关而来,六十万对四十二万,若是再加上函谷关守关兵将十万,此才五十二万。
五十二万对六十万,胜算在哪?
秦国为伏兵,熟悉地形,有关隘可防守,再加上以逸待劳,最不济可退之关内,不至于输了。
但这亦是一场极其艰巨的硬仗。
若是对方分兵,这六十万又该怎么分呢?
↑返回顶部↑